[香港人綠色生活]深入屯門藍地探尋菇蹤【@香城遺菇@urbanmushroomhk】

[香港人綠色生活]深入屯門藍地探尋菇蹤【@香城遺菇@urbanmushroomhk】
   0. 開場白 古時有說投筆從戎上戰場,今有IT男歸園田居,化身種菇達人aka綠色農夫、煮菇廚男(Russell),同時也為咖啡渣和木碎提供二次生命,利用咖啡渣和木碎作為孕育遺菇的原料。身為一個鐘意食菇之人,當然要把握今次難得機會與一眾綠色朋友到訪於2017年在屯門藍地誕生的香城遺菇。 品牌命名很有意思,顧名思義,是指在香城裡從被遺棄的物資種出來的菇。品牌logo設計也融合了種菇所需的原材料,如咖啡渣和木碎,簡約的黑白設計清晰表達種菇也是一種可持續發展、循環不息的綠色經濟。由於菇菌類並不屬於蔬菜類別,在農墟也不能把菇寄售在其他菜農的檔口,所以也有點「遺孤」的感覺… 1. 自成一家的菇菌類 Russell分享他在銷售新鮮菇上曾面對的難題,他曾經把香菇交給一位菜農朋友在農墟擺攤時寄賣,不消半小時便被告發該菜農售賣不屬於其土地所種出的「菜」而急急下架。由於香菇保鮮期較短,如果透過網上平台銷售,由客人下訂單到出貨動輒數天,這樣一來香菇便變淋和不太新鮮了。面對內地源源不絕的菇源和聲稱本地生產但用的卻是從境外購入的菇包,本地薑 — 香城遺菇還有什麼出路呢…? 目前,他的新鮮菇在元朗的裸買店同里舍(地址:玉龍樓(商場位置)1樓12號舖)有售,有興趣的街坊記得自備紙袋(建議紙袋而非膠盒,紙袋保存久,膠盒則沒那麼容易壓碎)。此外,他也會把部分菇製成純正蠔菇粉和低溫風乾混合蠔菇在不同的本土小店寄賣,例如公平棧Fair Taste(以及其HKTV Mall網店)、土作坊、大埔綠匯學苑 Green Hub、田嘢(乾貨)、Eco-Greenergy 綠行俠(事後搜集資料發現這裡還可以線上購買到Coffee NEXT 咖啡渣菇包再生全熟堆肥!)等。詳細名單可到遺菇的面書瀏覽。   2. 香城遺菇四大天王 #榆黃菇 #鳯尾菇 #粉紅玫瑰菇 #牡丹菇 我們今次在香城遺菇看到的3款蠔菇是榆黃菇,鳯尾菇及粉紅玫瑰菇,另外其實還有冬天才生產的牡丹菇。蠔菇的英文名:Oyster Mushroom,它們都是屬於「平菇」這個大類的食用菌之中,鮑魚菇和杏鮑菇都屬這類,台灣又稱秀珍菇,也是前述的鳯尾菇。 不同的菇當然有不同的煮法,把它們的美味帶出來~ 簡單的可以這樣煮~ 粉紅玫瑰菇:簡單加油大/中火煎至乾身 榆黄菇炒蛋 鳯尾菇:加點蔥和鹽煮湯 3. 出發屯門藍地 首次踏足屯門藍地 ,以往對於此地的認知只是有關藍地水塘鯉魚精的恐怖傳說… 9月初秋分將至,已感到點點秋意的一個星期日正午,我們一行人由屯馬線兆康站轉乘輕鐵一個站到藍地下車,步行約5分鐘,穿過一大片沙石地和數幢新起的村屋,便到達年輕菇農Russell的地頭屯子圍,那裡其實是他和家人的祖屋。 房子一層半高,連一個打理得100分、種滿香草(舉目所見是大量薰衣草和rosemary)、茄子、秋葵、薑黃、番薯、芒果等植物的天台。 屋後是很多年前連Russell也沒有見過有豬出現的豬欄,現在則用作混合咖啡渣、木碎、石灰粉製作菇包的工場,工場旁亦加建了種菌室(inoculation room)、出菇房(fruiting rooms)和行菌區(incubation area)。 此外,他也以一人之力重新規畫出一間有閣仔的房間作為課室,方便進行面授或網課推廣市民實行自己菇、自己種,而我們也在那裡進行全日最期待的shopping環節 — — 自行把菇粉入樽和把乾菇入袋帶回家發揮廚藝。 後來在寫這篇文章時看到他在網頁自介中提及曾於英國NCL修讀可持續農業與糧食安全的碩士學位,可見這位非常熱衷於園藝的IT人更是具有求知的精神,樂於把所學到的理論實踐,這點實在令人敬佩。 4. 採菇 相信大部份團友都會認同採菇這個環節是相當療癒,食指和姆指加上中指稍一發力便可以把菇擰出來,再用剪刀稍為剪去沾有咖啡渣的底部,便可放進雪櫃冷藏。在出售新鮮靚菇前先經過農夫的分類帽,篩選、磅重、清潔、補水,才入盒或入袋交消費者手上。而沒有被選中的菇孩子則會被風乾或磨成粉末入樽,以另一種形式祭人類的五臟廟。 看過香城遺菇的一個IG post,R曾以比較有趣的方式分享包裝的心得,特別加在這裡作補充,「會一隻隻睇下吹走或抺乾淨。而入咗雪櫃的菇也會因為不繼被抽乾水份而軟咗,需要噴噴水補一補濕。所以唔好睇少當中的耐性需求,一盒菇150g,通常都有20多隻菇,有大有小不同形狀,隻隻大又放唔晒,太細又唔好睇,成個過程好似插花咁,一盒都搞成3–5分鐘。」 由此可見菇男由生產到包裝都是如此貫此一絲不苟的精神。 5. 生菇 非常佩服菇男以一人之力,分別由Y park和咖啡店回收木碎和咖啡渣,然後溝石灰粉去整菇包(最體力勞動的部分;曾經請了兼職試工一天後便不再回來…),接著拿菇包去進行高溫消毒殺菌,最後是把消毒好的種菇包放進高濕度的菇房/種菌室發酵、等生菇。採集完菇又要修剪,再來是包裝、宣傳、銷售(又是另一挑戰)。這就是種菇的cycle。 5.1 種菇小知識: 種菇包由咖啡渣,木碎,石灰粉組成 咖啡渣升溫快 木碎成份太多的話,菇會長慢點 木碎有助提高carbon ratio 夏天用多點木碎,冬天用多點咖啡渣;如夏天用7成木碎,3成咖啡渣 視乎天氣,靈活調整咖啡渣,木碎,石灰粉比例 如果咖啡渣太濕,菇包發霉了便不能用來生菇,不過也可以拿去堆肥不浪費(!) 油脂性較高的木較難生菇,所以選木時也要小心留意 未來想尋找攪拌機代替人手混合材料;會考慮內地常用的橫卧式機器,不過由於機器運到香港後便會失去保養,所以必需要親身到內地搜尋,購置機器後亦要預備日後有需要靠自己修理機器 地上的菇料堆埋約一兩日,可整到300–400kg菇料,一星期約整到300個菇包;每月可處理800–1000公斤的咖啡渣及生產200公斤的蠔菇 菇場有一部高溫消毒蒸爐120度消毒菇包,每次可蒸35包,一日可蒸80多包 一個菇包的一生壽命是數個月,數個月後便會用作堆肥,滋養土地 6. 最受歡迎環節 — — 食和買🍄🍄 首先想高呼一下,把新鮮採集的菇即炒即食真的是要用heavenly yummy去形容! 而在場的綠色朋友對於風乾蠔菇和蠔菇粉亦非常感興趣!作為一個超級菇粉的我也購買了100g的風乾菇和100g的蠔菇粉,希望回家可以大展身手:D 暫時想到的食譜有: 乾菇蒸魷魚肉餅 乾菇蒸節瓜粉絲 乾菇蒸豆腐 乾菇燜雞 壓軸出場:風乾蠔菇芫荽皮蛋湯 (芫荽關注組成員揮手區☘️) 如果大家有什麼想法歡迎留言交流XD 至於有助為餸菜提鮮、無添加、適合素食者的純正蠔菇粉,罐子上便註明它尤其適合配搭清淡菜式,例如加入昆布豆腐和乾菇煮日式清湯。除了在煮菜時加進芡汁提鮮,亦可在煮米或製作麵包(麵團)時加入菇粉,當然也可按個人口味自由發揮。(xxx失敗經驗分享xxx:最近在煮冬菇燜魚肚燒肉時加了些乾菇,但是味道完全被冬菇和蠔油的濃味嗆走了… ) 明報這篇文章也不錯:菇菌不毒 低卡高纖助減磅 痛風慎吃秀珍菇、乾冬菇 7. 總結 — 科學家、創業者的大無畏精神 有人說,當一個人非常熱愛和專注於一件事情上,慢慢地便會成為該領域的專家,即使過程多麼辛苦和孤單,但仍然全心全意投入,搏盡無悔,人生本應如此。而且即使構思或意念是有多好,最重要是實踐。香港的農業發展前景或許暗淡,但是菇男的故事告訴我們仍然有人在為他們熱愛的事情和相信的價值而深耕細作,除了時刻保持好奇心和持續進步的成長思維,不要在該奮鬥時選擇安逸,也不要讓最後一點燭光熄滅了才懊悔。 Facebook:香城遺菇 Instagram:@urbanmushroomhk Website:https://urbanmushroomhk.wixsite.com/welcome?lang=zh — — — — — — 在做資料搜集時,以下數篇高汁報導也很好看: 明周文化: 出於我城的「遺菇」!IT人變身菇農 用城市廢物種出淡黃雅致、帶有杏仁味的榆黃菇 YouTube RTHK 2020 有種人生:第六集 菇.摘男 YouTube《營男當耕》:香港也可種菇!採用環保物料培植,新鮮即摘即煮,吃出菇的原味! 明報OL: 培植簡單 煮意多多 環保蠔菇 咖啡渣孕育鮮味 AndThen.hk: IT人轉職務農︱城市廢物種出高質菇菌 — — — — — — 8. 後記——加入綠活地圖 回想2014年加入了綠活地圖前身的「全港分區綠色生活地圖」Facebook group,在這裡認識了很多形形色色的綠色達人,今次的菇團見到很多熟悉的面孔,又回想起那時侯一股衝勁的參加了很多活動和落手落腳搞社區活動,去了很多日常生活根本不會去的地方,真是滿滿的回,憶例如: 在polyu參加地圖的年度大會(雲集了18區的區長、還記得那次大家一起團購糙米)、元朗圍村歷史文化導賞團、到長州了解婦女會廚餘回收計劃、佐敦天台種植、油麻地/ 大埔街坊導賞、在旺角一家時裝店舉行環保電影放映會、荃灣工廈天台的都市農莊舉行環保工作坊和電影分享會、在青衣海榜擺地攤賣環保產品、在維園燭光晚會後回收到十多箱白蠟燭、然後又找到上環一間很有心的咖啡店老板娘提供地方暫存蠟燭和給公眾人士領取、於現在已經消失了的油麻地活化廳、碧街18號、德昌里、蘇波榮參加活動等等等等~數也數不完。 當中不得不提是認識到超級有愛心的綠色媽媽林麗姍,而今次的菇團也是由她牽頭才成事。順道在這裡感謝她對所有地圖人的關愛,曾經跟她走到西貢參加meditation、農曆新年前又到她家聚會寫揮春,2016年低潮時她也有拉我一把,帶我去長州散心,還帶了超級大瓶的手工啤送給我XD。 前段提到的綠活地圖便是由她發起和創立,好記得我加入了地圖不久有次便要臨時頂替在一個60多人的分享會介紹綠活地圖… 為了方便理解,我還把地圖比喻為O字頭的那個介紹飲食的網站,綠活地圖就是透過網絡群眾更新全港的綠色生活點,包括但不限於環保、有機、本地生產、小店、回收、共享社區、閒置空間、綠色消費、良心消費、農墟資訊等。 時至今天,經過社會運動和這場持續了近3年的疫情,綠活地圖的發展也遇上樽頸位,在大家正學習與病毒共存和戴口罩生活,希望大家也不要忘記綠活地圖這個難得的平台,不要讓它沉沒在網絡世界的海底… 綠活地圖:https://wherevergreen.hk/ 文章分享:本地首個「綠色地圖」 環保店舖、農墟、回收點、工作坊一網打盡 | 香港01 — — — — — — 文&圖:IG @wong.ellaa Blog 1: https://medium.com/@meerkatw Blog 2: https://vocus.cc/user/@meerkatw (Blog 1&2的內容同步更新,溫提Vocus的目錄列表功能相當不錯,有助快速閱讀:D) 贊助我飲杯啡 更有精神 努力寫多D☕ https://www.buymeacoffee.com/wong.ellaa [完]  

【免費試讀班】追尋本土文化蹤跡

【免費試讀班】追尋本土文化蹤跡
【免費試讀班】追尋本土文化蹤跡 舉行日期:20-04-2020 舉行時間:7:00p.m.-9:00p.m. (6:50p.m.簽到登記) 舉行地點:九龍荔枝角青山道682-684號潮流工貿中心30樓9至10室(港鐵荔枝角站C出口) 詳情及登記:http://ettc2.pse.is/20200420 人人熱衷旅遊,大家的旅遊目的地,當然是愈遠愈好。只要有數天假期,就想遠離香港,更不要說留港香港旅行。不知從何時開始,香港成為了旅遊的最後選擇。 香港真的無處可遊嗎?當然不是,問題只在於,你是否願意用在異地旅遊的好奇眼光,回到起點,回到我們的家,重新審視這片熟悉的土地。 人人熱衷旅遊,大家的旅遊目的地,當然是愈遠愈好。只要有數天假期,就想遠離香港,更不要說留港香港旅行。不知從何時開始,香港成為了旅遊的最後選擇。 香港真的無處可遊嗎?當然不是,問題只在於,你是否願意用在異地旅遊的好奇眼光,回到起點,回到我們的家,重新審視這片熟悉的土地。 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們的本土文化,正一點一滴地消失中... 問問自己,身為香港一份子的你... 對本土文化又瞭解多少呢?你...認識香港嗎? 是次課程講座將與你分享: -認識香港本土文化的好去處 -新興的本土文化旅遊活動 -「本土生活體驗旅遊專業證書」課程簡介 -如何申請「持續進修基金」學費資助 詳情及登記:http://ettc2.pse.is/20200420 查詢:2116 1971 ========================== *講座特設課程、學費資助查詢及收生服務 有興趣人士更可即場報名!

本土生活體驗旅遊專業證書 (5月份課程,現正接受報名!)

本土生活體驗旅遊專業證書 (5月份課程,現正接受報名!)
【📣本土生活體驗旅遊專業證書🕍】 (第15期,5月晚間班,現正接受報名!) 📌課程詳情及報名﹕http://ettc.pse.is/PCET 您...認識香港嗎? 本課程旨在培訓有志於體驗及認識香港「消失中的本土文化」的人士。課程將會把香港的獨特本土文化旅遊資源活生生地展現在你的眼前,並以嶄新、多元化及親身體驗的角度來演繹,學員畢業後能對本土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及了解,從而加深對本土文化的認同及熱愛!將香港珍貴及獨特的本土文化傳承下去! 講師及顧問: 陳月珠小姐 / 周樹佳先生 / 廖子芳小姐 / 陳天權先生 / 蘇萬興先生 (排名不分先後) 課程大綱: 共10堂理論課,另7次研習活動及1次小組演示,共60小時 內容包括: 1) 本土生活體驗旅遊概論 2) 體驗式旅遊概論 3) 圍村文化 4) 漁村文化 5) 本土中式建築 6) 殖民時期建築與生活文化 7) 本港茶及涼茶文化 8) 昔日飲食文化 9) 傳統服飾特色與演變 10)中國傳統習俗與節慶 📌課程詳情及報名﹕http://ettc.pse.is/PCET ========================== 📆理論課: (逢星期二、四 19:00-21:00/22:00) 5月19、21(四)、26日 6月2、9、16、18(四)、23、30日 7月7日 📆戶外考察:(逢星期日) 5月24、31日 (09:00-16:00) 6月7、14、21、28日 (09:00-12:00) 7月5日 (09:00-12:00) 📆小組演示: 2020年7月25日 (星期六15:00-21:00) **以上課程已加入持續進修基金可獲發還款項課程名單內** 📌課程詳情及報名﹕http://ettc.pse.is/PCET 查詢:2116 1971 

港人港菜文化和傳承 (2月份課程,現正接受報名!)

港人港菜文化和傳承 (2月份課程,現正接受報名!)
「民以食為天」,飲食從來與民生社會經濟以至歷史文化息息相關。香港位處中國南部邊陲的珠江口岸,承襲於華南飲食文化,具華洋雜處、百川匯流的優勢,無論是自創於香港,還是師承廣州,均早已自成一體,且稱之為「港菜」。港菜的尋源,著眼菜式與香港地氣連接後的差異,反映民生社會變化,並道出港菜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港人港菜」是一個由一班有心推廣香港傳統飲食文化的飲食界同旅遊界人士所成位的品牌。目的是傳承港人文化, 弘揚港菜精髓,希望更多人認識香港傳統美食,繼續綻放東方之珠的光彩,為業界推薦一系列有香港特色的菜式佳餚。 詳情及報名:http://ettc2.pse.is/HKW2 講者簡介:譚潔儀 Kitty TOM 作家,為港菜探古尋源。出版著作包括《港人港菜》、《港人港菜‧點心》、《香港米行商會百周年紀念特刊》與及《金漆招牌》等。身兼電台節目主持,文化活動嘉賓講者,及任教「香港中式飲食文化」課程,對飲食業了解掌握全面透徹。 對象:對飲食文化有興趣及導遊續證人士 上課時間: 2020年2月13日 (四) 10:00-13:00 (3小時) 上課地點: 荔枝角青山道682-684號潮流工貿中心30樓09-10室 備註: 1) 完成課程後可即日領取証書 2) 如當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黑色暴雨警告信號生效,當天工作坊將取消(不另行通知) 3) 課程一經確認,學員不可隨意調堂,如欲取消,費用恕不退回。本中心有權因報讀人數不足而更改開課日期或取消課程。 4) 整個工作坊遲到、早退、中途離席的時間總共不得超過20分鐘,否則當缺席論。學員必須於到達和離開時簽名及記錄正確時間於點名紙上。 5) 導遊續證人士可考慮申報此課程為「導遊持續專業進修計劃」C項自選進修課程,一切結果由香港旅遊業議會作最終決定。 6) 本課程由香港註冊導遊協會(Hartco)主辦,課程內容及修改權利將以該會作最終決定。 如疑問可致電2807 6512 查詢。 詳情及報名:http://ettc2.pse.is/HKW2

【本土生活體驗旅遊專業證書】(第14期,3月份週末班,現正接受報名!)

【本土生活體驗旅遊專業證書】(第14期,3月份週末班,現正接受報名!)
【📣本土生活體驗旅遊專業證書🕍】 (第14期,3月份週末班課程,現正接受報名!) 📌課程詳情及報名﹕http://ettc.pse.is/PCET 您...認識香港嗎? 本課程旨在培訓有志於體驗及認識香港「消失中的本土文化」的人士。課程將會把香港的獨特本土文化旅遊資源活生生地展現在你的眼前,並以嶄新、多元化及親身體驗的角度來演繹,學員畢業後能對本土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及了解,從而加深對本土文化的認同及熱愛!將香港珍貴及獨特的本土文化傳承下去! 講師及顧問: 陳月珠小姐 / 周樹佳先生 / 廖子芳小姐 / 陳天權先生 / 蘇萬興先生 (排名不分先後) 課程大綱: 共10堂理論課,另7次研習活動及1次小組演示,共60小時 內容包括: 1) 本土生活體驗旅遊概論 2) 體驗式旅遊概論 3) 圍村文化 4) 漁村文化 5) 本土中式建築 6) 殖民時期建築與生活文化 7) 本港茶及涼茶文化 8) 昔日飲食文化 9) 傳統服飾特色與演變 10)中國傳統習俗與節慶   **以上課程已加入持續進修基金可獲發還款項課程名單內, 成功畢業學員最高可獲持續進修基金資助八成學費。**  ========================== 📆理論課: 3月8日(星期日10:00-13:00;14:30-16:30) 3月21日(星期六10:00-13:00;14:30-17:30) 3月28日、4月18、25日、5月2日(星期六10:00-13:00) 5月16日(星期六10:00-14:00) 📆戶外考察: 3月28日(星期六14:30-17:30)、 4月4日(星期六09:00-16:00) 4月18、25日(星期六14:30-17:30) 4月30日(星期四佛誕公眾假期09:00-16:00) 5月2日(星期六14:30-17:30) 5月16日(星期六15:30-18:30) 📆小組演示: 2020年5月30日 (星期六15:00-21:00) 📌課程詳情及報名﹕http://ettc.pse.is/PCET

《余米記美學導賞遊》第十四回:「九龍塘 1.0」—— 城市宜居靠田園

《余米記美學導賞遊》第十四回:「九龍塘 1.0」—— 城市宜居靠田園
今日香港,人均居住面積仍只有170平方呎,慘過孟加拉。難以想像,上世紀初,九龍塘竟然建成了一個「花園城市」(Garden City),內有250間連花園小屋,戶戶幾千呎,三房兩廳,能種食自足,而且並非給富人的共融社區。今日,此園區已改變良多,但仍然留有「遺跡」給我們品味當中對美好城市生活的想像和實驗,絕對值得我們學習和重新思考。   日期:2019年6月15日 (星期六) 時間:11am - 12:30pm 名額:20人 報名:Whatsapp 5661 4835 費用:自由定價 (建議每位$80,到場交付)   《余米記美學導賞團》旨在跟大家一起去發掘和欣賞我們這個家的美態和智慧。每次我們遊歷一個小區,親炙她的難能可貴,然後更懂得珍惜。以下是辦過的團,歡迎查詢,擇日重開:   《余米記美學導賞遊》第十三回: 「銅鑼灣 1.0」—— 銅鑼振聵正氣顯   《余米記美學導賞團》第十二回: 「尖沙咀 2.0」—— 浪漫海濱說無常   《余米記美學導賞團》第十一回: 「灣仔 2.0」—— 燈紅酒綠有文化   《余米記美學導賞團》第十回: 「深水埗 1.0」—— 灰滅鳳凰生   《余米記美學導賞團》第九回: 「金鐘 1.0」—— 柔剛互濟英武地   《余米記美學導賞團》第八回: 「油麻地 1.0」—— 眾坊樂活新填地   《余米記美學導賞團》第七回: 「中環 1.0」—— 中央的摩登變化圖譜   《余米記美學導賞團》第六回: 「尖沙咀 1.0」—— 天海七色畫多元   《余米記美學導賞團》第五回: 「大坑 1.0」—— 邊沿自有從容地   《余米記美學導賞團》第四回: 「佐敦 1.0」—— 油尖之間的國際城鎮   《余米記美學導賞團》第三回: 「HKU 1.0」—— 百年老校之育成   《余米記美學導賞團》第二回: 「荃灣1.0」—— 小曼徹斯特復興   《余米記美學導賞團》第一回: 「灣仔1.0」—— 灣仔南的百年命力